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看临汾】临汾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汾市规划局  2018-10-06 10:00

 临汾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区位及范围 

     规划区位于老城区以东,具体范围为西至南同蒲铁路,北至华康街(北外环街),东至108国道(东外环路),南部边界为南外环街以南1.8公里处。规划用地面积为23.78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形象定位:“生态宜居地、活力新东城”。 

功能定位:含文化教育、商业金融、商务办公、会展旅游、科研、生态公园、商贸物流等多功能的城市副中心;位于临汾铁路以东的以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升级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与研发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城区示范区;满足城市居住及为新兴产业片区配套服务的生态型宜居新城区。  

三、规划目标 

本规划确立以建立“生态、宜居、活力”为核心的目标导向机制,注重城市总体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关注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合理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以创造一个和谐、公平的片区。   

四、空间结构 

    形成“一带三轴、一心四核、七大片区”的规划结构。 

1、一带三轴 

一带:中心滨水景观带;三轴:“一纵两横”城市发展轴。其中,“一纵”为沿尧贤路形成南北向城市综合发展轴,“两横”为沿解放街、五一东街形成东西向城市空间发展轴。 

2、一心四核 

一心:沿中心景观水系布局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体育娱乐等复合功能用地,形成辐射东城区的综合公共中心体系,建设未来临汾东部城市副中心;四核:四个城区级公共核心,包括解放东街商业休闲公共核、区政府行政文化公共核、临钢商务文创公共核、五一东街商务商贸公共核。 

3、七大片区 

包括两个以重要城市交通节点及景观节点为核心,集区域商业金融、商务办公、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公园绿地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住中心功能区;以临钢厂址为基地的传统产业升级区;南外环以南的新型产业功能区;以东关街及中心景观水系为主要分割界限,形成三大城市居住功能区。   

五、土地使用规划 

1、居住用地规划 

采用“居住区——居住小区——基层组团”的组织结构,以骨架路网为界形成14个居住片区,规划区内居住用地总计815.54公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7.19平方米/人。 

其中,规划二类住宅用地696.12公顷,占建设用地29.78%,居住兼容用地107.38公顷,占建设用地4.59%,,居住区服务设施用地12.04公顷,占建设用地0.52%。   

2、居住配套设施规划 

“居住区—居住小区——基层组团”的组织结构,结合居住区、居住小区中心分级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具体内容包括: 

居住区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设置大型超市、金融邮电、综合服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等设施为主。 

居住小区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采取集中和分散布局相结合的模式设置,在小区内布置小区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功能为:超市、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教育设施等,为社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 

3、普教设施规划 

按照人口规模测算,规划范围内共配置普通高中2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7所,幼儿园不少于33所,中小学用地规模67.97公顷。幼儿园用地位置在地块内可在保证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下一层次的规划和开发建设的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规划普通高中2所,规模均为60班,用地面积14.16公顷。 

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保留并扩建八一学校、冶建九年制学校,规模分别为54、60班;除在建东城学校90班外,另新建4所九年制学校,规模分别为96、54、48、84、96班。初中班级总数为222班,小学班级总数为360班。用地面积为32.06公顷。 

规划初中2所,保留扩建临钢一区中学,规划规模为24班;新建1所初中,规模为48班;初中班级总数为72班,用地面积总数为5.49公顷。 

规划小学7所,保留并扩建育红小学、临钢小学、惠祥学校;新建4所小学,规模分别有36、30、48、60班。小学班级总数为312班,用地面积总数为16.26公顷。 

规划幼儿园不少于33所,每处规模为9—18班,每处用地0.09—0.60公顷,总班级数不低于288班。 

4、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滨水绿地,串联各个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形成集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商业金融、商贸物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医疗卫生、公园绿地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其中包括四大片区类型: 

沿滨水绿地两侧,规划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商业金融等用地,形成城市滨水公建区; 

结合传统生活片区的现有公建设施与未来规划构想,形成行政服务、商业金融等多个公建片区; 

依托南外环街、东外环路(108国道)的对外交通优势,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主的商贸物流公建区; 

依托南部产业基地优势,形成集技术研发、总部经济、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现代科技研发公建区。 

    (1)行政办公用地 

    片区内的行政办公用地分布较为分散,除区政府区块比较集中以外,其余均零星分布在东关街以北的传统城市片区。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24.20公顷。 

    (2)文化设施用地 

    结合临钢企业厂房及原有工业基础,建设以展示工业遗产及城市历史的展览馆、博物馆,成为整个东城区的文化展示中心;沿中心水系布局区级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设施用地面积为5.08公顷。 

    (3)教育科研用地 

    根据规划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条件进行教育设施整合与调整,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99.50公顷。具体为: 

    保留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等高等院校用地,用地面积总计13.94公顷; 

    保留临汾市城建技工学校(旅游外事学校)用地,在原二中用地上迁建尧都区职业技术学校,用地面积总计12.52公顷; 

    规划范围内共配置普通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2所、小学7所,用地面积总计67.97公顷; 

    改造二中路附近特教中心校区,新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用地面积总计5.07公顷。 

    (4)体育用地 

    结合文化设施用地及中心景观水系,分别在九中东街以北、李堡路以东布局片区体育活动中心;在南外环路以南中心滨水地段规划体育公园1处,提供市民体育健身、训练、休闲场所。规划体育用地面积总计8.36公顷。 

    (5)医疗卫生用地 

    保留在建东城医院;对铁十二局一处医院、临钢医院、冶建医院等原企业附属医院近期保留,远期改建成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新建荣军康复医院、临汾中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用地规模总计20.35公顷。 

    (6)文物古迹用地 

规划确定二中路东侧西北军旧址为文物古迹用地,规划面积0.75公顷。   

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按照新颁布实施的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分类,此类用地属于通过市场配置的服务设施用地,包括政府独立投资或合资建设的设施用地。用地总计288.47公顷,占建设用地12.35%,人均用地面积9.62平方米/人。 

    (1)商业用地 

    结合中心水系布局小型滨水商业,以餐饮休闲、金融咨询、酒店住宿等功能为主,局部地段如重要城市节点布局标志性建筑,形成整体公共中心意向;规划保留现有东关街以北传统居住区域相对完整的商业金融地块,结合已批规划项目,如恒大地块、二中路商业中心地块等进行布点;在临纺路以东、五一东街以南区域规划商贸市场区块,形成南部新兴产业片区及整个中心城区批发零售、商业贸易、物流转运的城市功能区。规划区内商业用地面积总计70.17公顷。 

    (2)商务用地 

    主要为位于东关街以北的企业公司用地(东关街以南片区商务用地以兼容性用地为主)。规划商务办公用地5.03公顷。 

    (3)娱乐康体用地 

    根据区块功能定位及滨水绿地,布置娱乐康体设施用地,作为市民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的场所。规划娱乐康体用地2.64公顷。 

    (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规划零售加油站8处,其中,保留3处,新建5处;规划加气站4处,保留1处,其余新建。规划用地总计5.78公顷。 

    (5)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在中心景观水系两侧,结合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绿化广场、文化娱乐中心等,开发兼有商业金融、商务办公、贸易咨询、服务业、旅馆业为主的混合功能用地用地,形成城市滨水公建集聚带。商业商务混合用地规模52.55公顷。 

    (6)商务研发兼容用地 

    逐步推进临钢企业转型,以保留原有厂址为基础,加快现代工业展示及工业历史文化挖掘工作,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规划在铁路以东,南城四街以南,临纺路以西,南城五街以北区域布局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作为东城区中北部第三产业逐渐向南部第二产业转变的过渡片区,同时作为整个铁路以东新兴产业片区的兼具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片区。规划用地总计152.30公顷。 

6、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以临钢厂区改造为契机,整合现有工业资源,形成工业文化展示、现在工业制造、商贸物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升级产业区;新增工业用地尽量不占用滨水岸线资源,规划在南城五街以南,临纺街以西区域布局新兴制造业基地,通过引进先进企业与技术人才,发展新材料、环保科技与新能源产业区等高新技术产业。 

    规划工业用地126.09公顷,占建设用地5.39%,人均用地面积4.20平方米/人。 

    沿城区建设用地非中心且交通便利的地段布局一类仓储用地,主要位于108国道沿线,分别位于九中东街以北及南环路以南,作为城市生活设施及相关产业用地的配套仓储基地,规划仓储用地37.03公顷,占建设用地1.58%,人均用地面积1.23平方米/人。 

7、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总用地494.49公顷,占建设用地21.15%,人均用地面积16.48平方米/人。具体包括:按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布局城市路网,规划城市道路用地482.95公顷;按照服务半径布置公交保养场、停车场、中心站、首末站等公交场站用地,用地总计7.44公顷;规划社会停车场7处,用地总计4.10公顷。   

8、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共18.4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79%,人均用地面积0.62平方米/人。 

主要包括供应设施用地5.0公顷,环境设施用地1.99公顷,安全设施用地3.11公顷,其他公用设施用地8.38公顷。 

9、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以中心滨水绿带、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各级公园绿地为重点,以单位绿化、生态绿地为基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368.14公顷,占建设用地15.75%,人均用地面积12.27平方米/人。 

2)公园绿地规划 

结合周边地块用地性质与功能定位,沿中心景观水系,由北至南依次布局湿地公园、花果公园、文化公园、购物公园、工业主题公园、体育公园、休闲公园、产业展示公园等城市公园,形成滨水城市公园系列,在满足市民游玩、休闲需求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实现历史人文的延续和保护;将尧都公园建设为城市休闲绿化公园,成为东城区的景观亮点。 

在重要节点和景观视廊上布置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街头绿地,沿干道路布置沿路绿化带,沿河结合城市公园体系,形成连续、可达、开放的滨水绿地。 

按照居住区服务半径设置居住区中心绿地,以方便周边居民活动。 

规划公园绿地面积331.8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0平方米/人。 

3)防护绿地规划 

主要指铁路生态隔离带,单侧控制20—50米防护带,有隔离需求的市政设施周边设置防护绿带,用地总面积29.32公顷。 

4)广场规划 

规划在道路交叉口及重要节点布置城市广场,用地总计7.00公顷。 

来源:临汾规划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